在英國,閱讀小說的時尚至少風(fēng)行了整個19世紀(jì),坐在壁爐邊閱讀小說,如癡如醉。這一時尚造就了狄更斯、薩克雷、特羅洛普和艾略特這樣偉大的小說家,也造就了英國小說的傳統(tǒng)。
20世紀(jì)初,享受下午茶的英國婦女
在英國,閱讀小說的時尚至少風(fēng)行了整個19世紀(jì),坐在壁爐邊閱讀小說,如癡如醉。這一時尚造就了狄更斯、薩克雷、特羅洛普和艾略特這樣偉大的小說家,也造就了英國小說的傳統(tǒng)。20世紀(jì)伍爾夫發(fā)表的第一部意識流小說《墻上的斑點》,講的就是女主人公冬日里坐在壁爐前吸煙,透過煙霧,看到墻上的一個斑點。她反復(fù)猜想著它是什么,于是無數(shù)“無意識的幻覺”像潮水一般“一涌而上”。
有人曾統(tǒng)計了《呼嘯山莊》中“壁爐”出現(xiàn)的次數(shù),共計36處。比如:“希斯克利夫太太跪在壁爐前,借著爐膛里的火光讀書。”“這就是我新近的主人:壁爐上擺著的,是他的肖像。”“凱瑟琳跑向壁爐,暖暖身子。”“林頓坐在扶手椅里,而我坐在壁爐前石板上的搖椅里,我們有說有笑,十分開心,發(fā)現(xiàn)雙方有說不完的話。”
這36處描述基本概括了壁爐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。英國有著漫長濕冷的冬天,一家人喜歡圍坐在壁爐前,不論是取暖、讀書、聊天、玩耍還是發(fā)呆,壁爐成為他們活動的中心。對英國人而言,有房子無壁爐,就等于有軀殼無靈魂。壁爐成為家庭生活的象征,英文中“Hearth”除了“壁爐前的地面”的意思之外,還有一個意思是“家”或者“家庭生活”。
所以英國人花費心思裝飾他們的壁爐,他們講究壁爐用什么樣的爐底石、壁爐架、爐前地毯,他們要把壁爐和客廳融為一體,在壁爐上懸掛油畫或者家庭照片。他們還在壁爐邊向客人展示自己的珍寶,再擺上幾本書籍,點綴兩柱燭臺。
如今,中心供熱系統(tǒng)已經(jīng)取代了真實的柴火,更現(xiàn)代的做法是在壁爐中放置一個外形和爐子類似的電熱器來保持傳統(tǒng)的印象和形式。但是壁爐的樣子依然保持了下來。